close

雞縱蕈

雨季裡草木生長極快, 陸屋四週的雜草已有半人高,
幾乎將果樹和盆栽香草都遮蔽了, 約了吳哥夫婦來打掃並鋤草施肥,


吳哥撿的 蔗渣
菇(最大的一個竟有20公分高),   雞縱蕈

吳哥在那片小小蔭地的雜草堆中撿得了
數朵雞縱蕈 和許多的蔗渣菇,  .
他問起 G先生是否在土裡加了蔗渣,
Lakeside 開挖初期, 為了
調整土質,, G曾買了十幾卡車的蔗渣, 堆成了小山一般.
大半年前, G確曾填了許多蔗渣在這片蔭地上.

靦腆的吳哥又問我吃不吃這些菇蕈,
 野蕈是鄉人們難得的美食,
尤其是雞縱蕈, 更是價昂無比.
我 回屋裡拿了相機和塑膠袋,
照好相後, 喊來吳嫂,  囑她把野菇帶回家給小甘加菜.

之後的日子裡,
尋找菇菇
便是
我每天的快樂時光.

Lakeside 陸屋附近的地裡有許多白蟻窩,
雖說 陸屋是Knotdown House, 並非木造, 但每一想起白蟻, 總是令人生厭ㄚ.
在知道
雞縱蕈和白蟻窩有共生相連的特性, 於是乎, 白蟻又好像有那麼可愛一點點了.
呵呵呵,  我還真現實ㄚ!

回想起,
之前並不認得新鮮
雞縱蕈的模樣兒,
(吃過的都是才冒出土尖, 十分幼嫩的圓錐形咩!) 
在草地上看見了成熟的蕈傘,  往往是調皮地一腳便把它踢翻了,
而如今,
可真恨自己不識貨,暴殄天物.

就這麼開心地撿菇菇,
早也撿來晚也撿.  每次都有收穫,
少則三、五朵, 多則十數朵, 每兩、三天就可吃上一頓.
有時和野菜、粉絲煮湯做早點.
有時幾種菇菇炒做一盤.
蠔油、黑胡椒醬 或是清炒只放些許 鹽之花
全都好吃.
下一趟該試試 涼拌 和  濃湯的 吃法.



雞縱蕈,  夏秋季在山地、草坡、田野或林沿地上單生或群生,
蕈褶白色至乳白色,長老後帶黃色, 邊緣波狀。
蕈柄粗壯,
基部膨大具有褐色至黑褐色的細長假根.

其假根與地下黑翅土白蟻窩相連。
泰人亦名之為 "白蟻菇"

此蕈味美, 蟲雀皆嗜食,
因此,
勤快的人兒有得吃.
手腳一慢,

沒啦!

雞縱蕈肉細嫩,香味濃郁,味道鮮美,屬著名的野生食用蘑菇之一,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該蕈具有“益胃、清神、治痔”等藥用功效。又稱傘把菇(四川)、雞肉絲菇(台灣、福建)、豆雞菇、白蟻菰(福建、廣東) . 幼時圓錐形至鐘形並逐漸伸展,頂部顯著凸起呈斗笠形, 長老後輻射狀開裂,有時邊緣翻起。



雞縱蕈,表面黑褐色或微黃色的傘蓋邊緣,呈輻射狀裂開,
于是,古人說它“紛披如雞羽”,故而得名。



蔗渣菇
模樣兒可愛極了,
顧名思義, 它常見於蔗渣堆中,
絲絨般的觸感,
不禁讓人懷疑它是個玩具.
菇柄質脆爽口, 生食近似嫩薑的口感, 一股清香也近似生薑, 但無薑辛.
菇柄空隙多, 可吸收湯汁, 拿來做Tom Yam Kung 應該很不錯,


不知名的小小野菇,
其色艷, 想來毒性亦不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h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