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絕的Aang-Siila石材......傳說中可以典當的石缽
Aang=槽, Siila=石. Aang-Siila/石槽 ,隸屬春武里省. 這個地名已說出了它的特色.
它位於曼谷和帕達雅之間,
附近有個50年前的名勝海灘 Bang-Saen ,
也有個以海鮮蘸醬而聞名遐邇的Sriracha.
還有個人人愛敗, 不敗不行的 Nong-Muan Market. ^^
現在流行什麼搗缽? 年青孩子愛.......彩繪. 這二個迷你石磨只是擺設.
泰國菜常要用到的工具之一就是搗缽, 搗缽質材有二種: 陶製和石製.
說到石製搗缽, 那就非Aang Siila搗缽不可.
Aang-Siila的石材都在地下, 後來石源用罄因而就轉向使用Trat省的石材.
這些偏綠(質地比黑的軟些, 因此價格也更低些) or 偏黑的石材, 都來自Trat省.
成人愛這....鑿花
缽身的花樣是手工鑿出來的, 上了塗料之後石材顏色會變暗而有油光的效果, 淺色部份是石材素顏, 和食材接觸的缽內和石杵較大的一端都不會上塗料.
早年的石缽全部是素顏, 且在缽身上端呈對角的有二個突起, 利於捧起而且不會滑脫, 是個安全設計
又現江湖的 Aang Siila 石缽. 最右邊這個, 2012 年售價是 泰幣15000銖.值500美元.
真正的Aang Siila 石缽, 同樣尺寸的價格是數倍於 Trat石缽.
就在窄小的店中, 正在進行的表面處理.
往昔的石缽製程只是磨平, 拋光, 後來有了上漆丶彩繪, 如今又返樸歸真, 但是也加了些低調的奢華.
硬生生地一鎚又一鎚地在平滑的石面上鑿著, 美麗的紋路是師傅的青春累積而成, 歲月在這冷硬的石缽上留下的痕跡有幾人識得?
不同的鑿頭, 出來的花紋也不同
石材的美, 完全呈現.
石缽師傅.
Aang-Siila的石源都是在地裡, 石源用罄的原因之一是城鄉發展人口增多, 原來的空地都蓋起了房子,
石源全在地下因此就無法開挖而呈瀕絕, 但是在泰國只要說到石缽, 一定指向Aang-Siila的產品,
即使在Aang Siila 石源已盡之後石缽業者轉向使用鄰省Trat的石材,
Aang Silla 的石缽工藝仍舊是泰國人心中的第一名.
然而2012 年又有石材出土, 是因為有民家改建房子, 僱用怪手挖地基時挖出了石材,於是我們有幸買到了正貨.
師傅好熱心要帶我們去看新挖的石材場地,(也許是看我直拍相片, 很好奇的土包樣吧.)
說是他先生和小叔子都在石場工作著,可惜我們另外有事, 只能婉拒.
..............記於2012 年 10 月